作者: 來源: 日期:2021-08-28 人已閱讀
李江,加德精品高中化學教師,原綿陽高中化學競賽金牌教練,西南大學化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學會會員,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國家級教育期刊發表。從教十年,長期擔任班主任、備課組長,已帶四屆畢業年級,11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指導7名學生獲國家級省級獎。
他被評為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指導化學競賽,2019年有3人獲得全國一等獎,7人獲得全國二等獎;2020年有5人獲得全國一等獎,13人獲得全國二等獎。
1、在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管理下,組織和開展國家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的學術研究與交流;
2、按照相關規定,收集、整理、編輯和出版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方面的專著、期刊和資料,推廣并普及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思想、學術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3、在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和學會下屬辦學實踐研究中心的授權與支持下,開展以基礎學科興趣培養為核心的研學活動;
4、開展教育調查、教育評估、教育監測,撰寫調查和研究報告等學術活動,為相關部門提供分析和咨詢意見;
5、組織表彰創新人才培養研究的優秀成果,評價并推廣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加強與海內外創新人才培養研究的學者、學術團體的友好往來和學術交流,開展會員單位教師的培養和教研工作;
6、積極配合學會和學會下屬辦學實踐研究中心的相關辦學實踐工作,為學會各項目的落地和實施提供師資、專家和學術成果等所有相關支持;
7、接受主管部門授權或委托的工作,以及其他促進川渝教育發展并符合本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活動。
二、在首屆“強基與創新人才培養論壇”上,“強基專委會”在線交流和分享了強基人才培養理念:
1、首屆成陶國家基礎學科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有機化學專家,化學奧數國家級教練,長江學者、加州理工學院化學與化工部訪問學者孫興文:
強大的基礎學科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基礎學科研究的競爭,目前,和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的基礎學科研究依然短板明顯,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仍是薄弱環節,大家熟知的“強基計劃”是國家選拔培養基礎學科研究人才的一個重大舉措,成陶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專委會的建立是對國家人才戰略部署的積極響應,專委會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學術交流和合作,探索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選拔的模式,提高青少年學術能力,推廣創新模式,普及宣傳科學知識,推動基礎學科教育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2、首任專委會秘書長、綿陽南山中學專職化學競賽教練李文恩:
推動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要解決好三方面的問題:基礎學科研究怎樣普及?學生的學科興趣如何培養?怎樣發現和培養人才?成陶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專委會成立以后,將圍繞這三方面的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活動:一是聯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全川開展基礎學科的研學活動,推動基礎學科普及,引導和加強中小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興趣和認知。二是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大膽質疑,發現人才的同時,指導教師教學,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一批優秀的教師。三是優化強基培養體系,面向中小學校開放學科教練的培訓,搭建學習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貫通高校與中小學,把教練和老師們推向更高的平臺。
3、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的金牌教練陳軍:
高中教育要順應變化,在強基培養中,可貫通高校與中學,將大學內容部分前置,為未來進入高校后本碩博連讀做準備,為國家的需要和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4、金牌教練、四川大學博士羅天滎:
普通本科生進入高校后,往往被生活適應、學科適應、論文撰寫所困,很少能直接進入研究領域。但通過強基進來的學生則不然,大一就能跟導師進到實驗室,很快進入研究狀態,所以高校非常歡迎有強基背景的學生,這些學生一般都是本碩博連讀,學習效率很高,也很專注。成陶成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專委會非常及時,為中小學和高校建立了一個貫通的橋梁。
5、成都市樹德中學化學競賽主教練冉俊杰:
“強基計劃”看起來是大學在培養高精尖人才,但其實這種高精尖人才的培養起點卻是在中小學校。經過強基訓練的學生大多進校就開始進實驗室、做研究、發論文,大大縮短了人才培養的時間和周期,提高了人才培養的效率。